首页

女王训奴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8:16:29 作者:印章市集、巡回展览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探索馆藏资源融入市民生活 浏览量:45665

 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(记者 徐婧)“首届北京博物馆季”正在进行,活动将持续至10月8日。其间,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围绕主题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,将城市空间转化为博物馆展厅,推动博物馆展示资源贴近市民生活。

  创意印章市集日前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举办,大众评审投票及线上投票通道同步开启。当山门缓缓打开,观众们纷纷到天王殿及大雄宝殿前打卡签到,由大学生结合博物馆文物展品元素设计的35枚印章在这里集中展示。到馆观众用领取到的“集福盖宝”盖章折页盖下一枚枚印章,并将一朵朵小红花贴纸贴在自己喜爱的印章展位。后期,博物馆将根据大众评审情况,评选出“最佳人气奖”。

“首届北京博物馆季”期间,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围绕主题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。北京市文物局供图

 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作为校外教育基地,开展一系列探索性的馆校融合课程。“大手牵小手”——“钟王杯”青少年志愿服务展示活动暨成果汇报上,“小小志愿者”们带领观众在大雄宝殿和大钟楼,参观曾侯乙编钟仿制品和镇馆之宝永乐大钟,并用编钟演奏了《茉莉花》《萱草花》等曲目。未来,博物馆将进一步加强与大、中、小学的合作,探索大、中、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。

  “谹谹讲堂”是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特色文化讲座活动,“谹谹”取自明代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中对永乐大钟的描述:“声闻数十里,其声谹谹,时远时近,有异他钟”,希望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,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。“谹谹讲堂”总第44期,今年第1期日前在藏经楼二楼开讲。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刘婕围绕“古钟纹饰”这一主题,以古钟纹饰的时代演变为线索,结合考古发现、古代文献与丰富的图像资料,带领听众一同探寻古钟纹饰背后的礼乐文明,感受视觉文化中蕴含的中国智慧。

“首届北京博物馆季”期间,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围绕主题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。北京市文物局供图

  除此之外,大钟寺古钟博物馆“300年的古寺 600年的大钟”巡回展览亮相北京地铁12号线大钟寺站,将展出至6月20日。展览以图片形式,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觉生寺、博物馆馆藏精品古钟文物展品以及镇馆之宝永乐大钟为展览对象,将古钟与古建筑特色进行集中宣传展示。

  今年正值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对外开放40周年,“题钟雅墨”书画展在大钟楼西配殿展出。展览选取了馆藏以记述和咏诵钟铃文化为特色的当代书画作品28幅,向关心和支持该馆事业发展的有识之士致敬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上海提高知识产权领域开放水平 将建海外纠纷数据库

从高端访谈中邀请多位亚非国家和中国学者探讨“全球南方”议题,到将“全球南方”纳入全体会议议程,再到4场全体会议的24位发言嘉宾中有多位来自发展中国家,在外界看来,论坛给了发展中国家更多发声机会。

证券时报专栏文章:香港创业板改革“破旧立新”正当时

据介绍,广西各地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统一的地籍调查技术标准和要求,以不动产单元为地籍调查基本作业单位,推进“多测合一”成果运用,以不动产单元代码作为标识码,规范开展地籍调查,建立全流程地籍调查工作机制,推动地籍调查与用地预审、用地报批、土地供应、规划许可、竣工验收、确权登记等自然资源管理各环节业务融合,实现调查作业协同衔接、地籍成果共享沿用。

增进交流交往 中外青少年共叙“长安故事”

春耕农事忙,为确保春耕工作顺利开展,不误农时,3月以来,二二五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农机检修、维护工作,对接合作社和农资店,确保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农膜等农资物品的供应。

艺术家“上海之春”舞台用美声演绎中国历代优秀诗词

况冲称:“我们首次创新地使用了可再生的稻壳原料生产白炭黑,替代了传统的矿砂原白炭黑,解决了水稻循环经济最难解决的一环——固体废物的排放问题,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。”

原创话剧《诚信老爹》杭州上演 讲述“子债父还”真实故事

北京11月8日电 (记者 应妮)为迎接第33个全国消防日,做好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,中国美术馆7日在京举办“为新时代人物塑像”2024年全国消防宣传月专场,致敬和平岁月里以生命守护生命的英雄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